在思考后,团队决定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来打造一套全方位、高精度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让药瓶检测更准、更快、更便宜。在缺陷检测算法的开发过程中,团队尝试过许多方案。最初使用传统的图像处理算法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极大影响检测精度。一筹莫展时,他们偶然看到梦工场的其他同学正在运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敌我机器人的判别,于是立即开始尝试新技术,借助飞桨深度学习平台让项目由梦想走进了现实。据药瓶检测项目成员郭赟介绍,飞桨面向高校推出的计算机视觉进阶课程,帮助团队成员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AI Studio 人工智能学习与实训社区为团队提供了强大的云端平台和算力支持;在使用飞桨 PaddleX 工具后,项目团队运用目标检测、图像分类检测等方法,缺陷检测模型得以快速有效的本地部署,飞桨工程师也在其中提供了全程技术支持,集体的合力让药瓶检测项目实现了检测精度质的飞跃。
百度飞桨与吉林大学的合作,当然不仅仅是药瓶检测项目。飞桨作为我国首个自主研发、功能丰富、开源开放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一直关注着复合型 AI 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以及技术、产业和生态整体的融合创新。飞桨面向全国高校提供了全套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案,今年,飞桨已与清华大学、吉林大学、郑州大学等众多高校签约合作高校创新创业实验室,并将用多重举措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构建高校创新AI人才培养生态。飞桨全面启动的“大航海”计划,将投入15亿进行 AI 未来人才培养、产业智能化赋能和开源生态发展。其中面向高校的大航海“启航”计划中,飞桨推出《AI 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方案》,从内容、专项合作、服务层面与高校全方位合作。飞桨面向全国的高校老师,提供了实战型的深度学习师资培训班,不仅帮助老师短期快速上手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技术,还提供了包含教材、课件、产业实践案例、实训平台、GPU 算力等一系列的教学支持,帮助高校老师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在培训老师的同时,飞桨积极地开展学生类的实训项目。比如 AI Studio 实训平台已上线100万+的实践项目,5000+课时的在线课程以及每年近百场 AI 竞赛,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学以致用的热情。在深化产业实践方面,飞桨的产业应用已经覆盖农业、林业、民生、工业等各行各业,这些产业经验也是高校最为稀缺和需求的。百度飞桨把积累的工程实践经验、产业经验输出给高校,帮助高校师生的创新项目快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