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e

paddle. trace ( x, offset=0, axis1=0, axis2=1, name=None ) [源代码]

计算输入 Tensor 在指定平面上的对角线元素之和,并输出相应的计算结果。

如果输入是 2D Tensor,则返回对角线元素之和。

如果输入的维度大于 2D,则返回一个由对角线元素之和组成的数组,其中对角线从由 axis1 和 axis2 指定的二维平面中获得。默认由输入的前两维组成获得对角线的 2D 平面。

参数 offset 确定从指定的二维平面中获取对角线的位置:

  • 如果 offset = 0,则取主对角线。

  • 如果 offset > 0,则取主对角线右上的对角线。

  • 如果 offset < 0,则取主对角线左下的对角线。

参数

  • x (Tensor) - 输入的 Tensor,至少为 2D 数组,支持数据类型为 float32、float64、int32、int64。

  • offset (int,可选) - 从指定的二维平面中获取对角线的位置,默认值为 0,既主对角线。

  • axis1 (int,可选) - 获取对角线的二维平面的第一维,默认值为 0。

  • axis2 (int,可选) - 获取对角线的二维平面的第二维,默认值为 1。

  • name (str,可选) - 具体用法请参见 Name,一般无需设置,默认值为 None。

返回

Tensor,指定二维平面的对角线元素之和。数据类型和输入数据类型一致。

代码示例

>>> import paddle

>>> case1 = paddle.randn([2, 3])
>>> case2 = paddle.randn([3, 10, 10])
>>> case3 = paddle.randn([3, 10, 5, 10])
>>> data1 = paddle.trace(case1)
>>> data1.shape
[]
>>> data2 = paddle.trace(case2, offset=1, axis1=1, axis2=2)
>>> data2.shape
[3]
>>> data3 = paddle.trace(case3, offset=-3, axis1=1, axis2=-1)
>>> data3.shape
[3, 5]